警惕!日系漸次進“村”,悄悄干活打槍的不要!
近期,據聞豪爵將開始正式展開進口鈴木大排車的全國銷售,一時不知怎地刺激到我的神經,沒緣由頭腦發熱想說上幾句。
嚴格來說豪爵賣鈴木進口車一事不算是純粹的新聞了,早先江湖中就已有說法,但我卻想由此展開談談關于整個日系進口大排車的話題。
先說說日本四大家(純進口車)各自在中國的表現。
印象當中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日本四大家中只有川崎一家貌似正兒八經先后以小貿和大貿的方式布局中國市場,近幾年則更是占據了國內進口車市場的最大份額,仿佛給人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感覺。
(目前川崎國內在售車輛)
有沒有這種感覺?你細細回想一下!
其實川崎并沒有一開始就大張旗鼓地打廣告或是聲勢浩大地建店,一切都進行得那樣“悄無聲息”,到今天卻又仿佛水到渠成,甚至這兩年到處都有人四處活動,一心想拿個川崎的區域銷售代理權。坊間有朋友告訴我“只要拿到銷售權,基本上穩賺不賠!”
(目前川崎國內經銷商布局)
簡單說了幾句川崎,我們再回過頭來說說另外三家。
先說本田,本田的Honda dream wing店說來進駐國內時間倒也不是太短,但和川崎一樣,剛開始建店的時候雖也引人關注,但大排店的建店和全國布局節奏說其不是那么地“快”倒也應該是事實,而且你同樣很難看到本田中國在公眾面前有什么奪目的廣告宣傳,仍然是“潤物細無聲”,甚至直到這兩年Honda wing店的推出,我個人認為也更多地是市場、渠道以及消費者的反向加持和鼓噪,才使得其來勢“被”看起來有點兇猛。但你仔細回想一下,本田中國有對此展開過相對長時間和大面積的廣告宣傳嗎?
沒有!
接著說說雅馬哈,就我個人的感覺,相對于川崎和本田,雅馬哈在各個方面的動作和響應速度更慢,不僅國內合資企業的動作慢,進口車的動作更慢。磨磨蹭蹭半天,這幾年才有了MT、T-MAX等大排車的引進,更不用說什么中排了。
(目前雅馬哈國內在售進口車)
不過,近期我有所耳聞雅馬哈也將在今年逐步擴展進口車在國內的銷售以及建店工作。
“山雨欲來風滿樓、你說同行愁不愁!”
最后來說說鈴木,鈴木的招數我個人是最看不懂的,先放下兩輪不表,你先看看鈴木的四輪,不知道是因為市場競爭力不行,還是鈴木總部的戰略調整,數年下來鈴木的汽車“成功地”退出了中國市場,退得那叫一個干凈,什么昌河鈴木,什么長安鈴木,一個不剩。
你想得通不?
不管你想不想得通,反正我暫時沒有想通過!
有空我真想去趟日本,當面問問鈴木修!
當今天下,全球制造業看中國,全球唯一僅存的最大單一市場是中國,全球消費能力上升最快的國家之一是中國……
如果跳出狹隘的民族主義視角,站在純商業的立場看日系四大家,鈴木,絕對是一個你似乎無比熟悉,卻又無比陌生的品牌。
(目前鈴木國內在售進口車)
鈴木的大排同樣如此,你要說鈴木進口車進入中國的時間也不能算太晚,以前鈴木中國、輕騎鈴木都搞過國內的大排銷售,但給人的感覺也是和雅馬哈之流差不多的感覺,不溫不火、慢慢騰騰、有氣無力……
我以前的文章里曾經提到過:當下和未來全球可能只有兩個國家了,一個是中國,一個是外國。這里借用這個外國的概念我補充幾句:鈴木汽車在外國的表現是相當不錯的,甚至在日本也有銷售超過豐田一說。而鈴木的摩托車在外國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據說僅在印度,鈴木的年銷量就可以破百萬。所以,這也是我為什么前面說我有點看不懂鈴木的原因之一。)
直到近期,鈴木大排的國內銷售因為豪爵的“突然”加入而又重新進入公眾注意力。接下來大家可以買桶爆米花和一瓶可樂,端坐家里,好好欣賞鈴木進口車在國內的表現吧!